我国传统制造业如何才能做优做强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点击:[1]人次
我国传统制造业如何才能做优做强
以下四个问题应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深化和落实国有制造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让掌握大量优质资源的行业领头羊焕发创新活力,带动行业发展。二是改革标准管理体制,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三是完善市场淘汰机制,依法、有序地促进失败企业退出,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失业员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等问题。四是促进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必须落实改革精神,在科技、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上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即将到来的2016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一年。在近期各省市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不少省份都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省朝“制造强省”转变。
那么,当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企业和政府应如何共同发力,使我国的传统制造企业更好地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要注重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要理性决策,克服投资冲动。此外,做强制造业仍需深化改革,并在落实上下功夫。
传统制造业仍面临哪些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计、强国之机。今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要使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行列,2035年,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中流,到新中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中国进入制造业强国的前列。
相关专家分析,当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在“做优做强”方面亟待转型,而转型中又面临以下“四痛”。一是工业文明缺失,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改进,三是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足,四是产学研和政府等机构组织如何有效、有机结合仍在探索。
除了以上“四痛”,马名杰认为,在传统制造业做优做强的道路上,还有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如何通过深化改革,真正激发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国有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尤其是解决大型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如何协同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再次,如何促进失败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同时缓解对就业和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企业自身如何做强传统制造业?
“对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做强。”马名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传统制造业只是相对新兴产业而言,传统制造业并不代表技术落后,也不一定是技术密集度低的行业。
123下一页>